【環(huán)球財經】畫大餅與開小灶——美國關稅與減稅政策背后的財富轉移
美國參議院通過特朗普推動的“大而美”法案,核心是大規(guī)模減稅,其中超90%利益流向最富1%人群,同時削減醫(yī)保等社會福利,導致1600萬人或失保,并加重中低收入者負擔。法案還將新增3.3萬億美元赤字,將債務壓力轉嫁給下一代。批評稱其加劇貧富分化,是資本利益主導政策的體現(xiàn)。
新華財經北京7月2日電 (記者葉書宏)美國國會參議院1日以51票贊成、5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總統(tǒng)特朗普力推的“大而美”稅收與支出法案。該法案自誕生之初便爭議不斷。批評者認為,它表面上為美國全體國民許諾一個繁榮的經濟前景,其實只是在“畫大餅”,其本質是為金字塔尖的富裕階層“開小灶”,精心構建了一場隱蔽而巨大的財富轉移。美國參議員伯尼·桑德斯認為,這無異于一份“送給億萬富翁階層的禮物”。
“大而美”法案核心內容是規(guī)??涨暗臏p稅,但其利益分配卻極度失衡。桑德斯披露的數據顯示,該法案為最富有的1%的美國人提供975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,同時為最富有的0.2%的美國人提供了2110億美元的遺產稅豁免,大型企業(yè)更是收獲了9180億美元的減稅大禮。《紐約時報》評價此舉為“反派版羅賓漢的劫貧濟富:從窮人手中拿走數千億美元,然后分給富人”。
巨額減稅帶來的財政缺口,則部分通過削減社會福利來填補,而這部分代價最終由普通民眾承擔。桑德斯說,該法案計劃大幅削減《平價醫(yī)療法案》及醫(yī)療補助計劃,此舉預計將導致超過1600萬美國人失去醫(yī)療保險。更為嚴苛的是,法案首次要求部分醫(yī)療補助受益者開始支付自付費用,這對他們是難以承受的重負。耶魯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聯(lián)合研究發(fā)出警告,該法案擬議的削減措施可能造成每年超過5萬美國人的“不必要死亡”。
與減稅政策相配套,美國政府此前推出了同樣飽受爭議的對各國征收“對等關稅”政策。該政策宣稱旨在“保護美國工人”和“振興美國制造業(yè)”,但其帶來的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卻直接推高了民眾的生活成本。這些增加的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,對中低收入家庭的沖擊尤為嚴重。多項研究已經證實了這一影響。美國智庫“稅收和經濟政策研究所”的分析報告顯示,關稅對低收入家庭的實際沖擊是高收入群體的三倍以上。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4月發(fā)布的研究顯示,美國政府今年以來實施的關稅措施,在短期內把物價水平推高了2.3%,這相當于讓今年每個家庭平均損失約3800美元的購買力。
當我們將“減稅”與“關稅”這兩項政策并置觀察,一個清晰的財富轉移路徑形成了:政府通過減稅法案,將本應屬于全民的財政資源“贈予”富裕階層和企業(yè)股東;同時通過加征關稅填補減稅造成的漏洞,而由此增加的成本最終由國內消費者,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通過支付更高的商品價格來“買單”。這種政策組合,客觀上對中低收入階層形成了債務稅負與生活成本的“雙重擠壓”,構成了一場從廣大普通民眾向少數富裕精英和大型企業(yè)的變相財富轉移。批評者普遍擔心,法案通過減稅惠及富人、削減福利傷害低收入群體,可能導致美國貧富分化加劇和社會矛盾升級。
這場財富轉移不僅發(fā)生在不同階層之間,更通過債務擴張的形式,將負擔甩給了下一代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,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新增約3.3萬億美元赤字,使已高達36.2萬億美元的國債雪上加霜。當前的富裕階層享受著減稅的即時紅利,而償還巨額國債的義務卻留給了子孫后代。美國企業(yè)家埃隆·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抨擊該法案“令人作嘔”,認為這將使本已巨大的預算赤字大幅增加,給美國公民帶來難以承受的債務負擔,并稱“國會正在讓美國破產”。此外,還有批評者認為,法案削減了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資,這無異于將環(huán)境治理的重擔同樣轉嫁給了未來。
“減稅+關稅”的政策組合,深刻揭示了美國政治經濟體制的沉疴:政策制定被強大的資本利益集團深度影響,從而系統(tǒng)性地為其服務。減稅法案的政策設計,從根本上就是將資本利益置于優(yōu)先地位,而關稅政策雖打著“國家利益”的旗號,結果卻是讓普通消費者承擔代價,僅讓少數受保護行業(yè)背后的資本獲得喘息之機。桑德斯認為,這正是“腐敗的競選融資體系”的直接體現(xiàn),億萬富翁階層通過巨額政治獻金換取對自己有利的政策回報。從宏觀上看,正是這種金錢政治的底層邏輯,塑造了一個更容易響應資本訴求,而非回應民眾需求的政治生態(tài)。
?
編輯:王曉偉
?
聲明: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。任何情況下,本平臺所發(fā)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。如有問題,請聯(lián)系客服:400-6123115